快速阅读图书笔记

发布于 2020-01-29  49 次阅读


Table of Contents

1.边际效应

  • 在你很饿的时候,吃到的第一个饺子和吃饱了之后的饺子,幸福是不同的,感呈下降趋势,甚至到了一定程度,还会厌恶饺子。幸福感呈现负数。

  • 用经济学的话来说,其他投入固定,而连续增加某一种投入,其产出反而会下降。(通俗说就是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)

  • 做什么事情,开始不要投入太多精力,循环渐进,才能持久。

2.不值得定律

  • “不值得做得事情,就不值得做好。”

  • 想要做得事情,自己一定要先认同他。

3.破窗效应

  • 原含义:

    一个破了窗户的屋子,不久这个屋子所有窗户都会被别人打破。

    一个课桌被涂鸦之后,不久这个桌子之后将会被画满涂鸦。

  • 自我举例:

    如果你收拾了屋子,那么一定会收拾干干净净为止。

    如果你学习取得了一定成绩,那么你的成就感,将会化成你的动力,越干越猛。

  • 所以在陷入困境,身边满满负能,被别人莫名其妙的打击的时候,要拿出积极向上态度,即使是装,也要装出来,心理学上有一招,如果你很伤心,很难过,做出笑容的动作,你会发现,心情变好了!

4.视网膜效应

  • 视网膜效应是指,当我们有某种东西,某种特征,我们的眼睛会比平时更容易搜索到和我们有同样特征,某种东西的人。

  • 例:

    养了一直比熊,发现满世界都是比熊。

  • 在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候,视网膜效应仍在发挥作用。人们会看到更多的灰暗面,感到对人生的绝望,这时候一定不要被他欺骗,如果你换一种心态(心若向阳,春暖花开),世界由此不同!

5.认知失调

  • 两种想法或信念(“认知”)在心理上不一致时,我们会感到一种紧张的状态(“失调”),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受,我们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想法

  • 如果不爱学习,又必须要学习,这就是认知失调。

  • 我认为二次元的程序员最极客,所以我把博客也弄成了二次元,实际上我并不了解二次元。很多人推崇VIM,所以我就学了VIM,但实际情况,并不好用。

  • 一些心理问题,如恐惧、焦虑,都是源于对某一事物的矛盾心理——一方面应该接触,一方面又害怕接触。

6.决策后失调

  • 做出选择后,会更加认可所做的选择。

  • 为什么有的人成功,因为选择一件事,因为决策后效应,会对这件事更加肯定,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,在加长时间的积累,偶然的运气结合下,他就会成功了! 另一个错误的观念:努力一定会成功,这句话不妨改成,不努力一定会失败!

7.拆屋效应:(国外叫做登门槛效应)

  • 鲁迅曾写到:“中国人喜欢性情调和,折中,譬如你说,房子太暗,开一个天窗,大家一定不允许,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,他们就回来调和,愿意开天窗了。

  • 隐藏你的真实需求,放大你的真实需求,得到的将是你想要的需求

8.偏执型人格障碍,也称妄想人格障碍

  • 有“诡辩型的自信”,常常把自己看的过分重要,自我意识过剩。但是这种自信是"膨胀"的,一遇到现实的事情,这种"膨胀",将会戳破。从妄想走入现实挫折成倍。一旦遭遇挫折,就会异常敏感,无法接受事实,同时,撇清责任,老板催的急,同事脑子不开窍,全球变暖拉不出屎。

  • 题外:自信错觉,对人们来说,展示一个技能高低的表现,就是他的自信心。技术不纯熟的人通常更加自信,也更容易受到自信错觉的影响。提高能力之后,就会削弱自信。

  • 偏执型人格障碍,一切都是别人的错,他们对人充满了敌意,不论好意无意,长时间的记仇,积极维护个人权利,任何小事都是惊天大案,总结都是,全世界都是敌人,要伤害我,欺骗我,嫉妒我。

  • 安泰效应:简单来说就是合作共赢。你有的别人不一定有,别人有的你不一定有。你有技术,生产出神药,能治百病,但是你不一定会营销,销售吧?那么你守着这堆神药,毫无用处,这时候如果来一个顶级销售,你俩合作,结果一定是大赚一笔。

    偏执型人格应该多发现一些别人的优点,而不是紧盯缺点不放,人无完人,合作共赢。

  • 达维多效应:对于企业,必须让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来在市场掌握主动权,或者获得更高的利润。

    个人来说,只有时刻自我超越,才不会被别人超越,只有自己不断刷新自己的几率,才能保持人才市场的竞争力。

    对偏执型患者来说:将不信任他人,怀疑他人的精力,放在自我提升上,就会减少怀疑和怨恨别人的时间。

  • 德西效应:如果爱好变成了工作,就会失去之前的乐趣。

    要关注兴趣爱好带来的满足感,而不是金钱带来的满足感。

  • 投射效应: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”,说的就是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,那么他以为别人也都是心胸狭窄,爱妒忌的人,认为别人也是爱妒忌,喜欢一个明星的人,认为别人也都应该喜欢,并且对不喜欢的人完全无法理解。

    认为他人对自己有敌意,往往是自己的敌意投射出去,并觉得人人都对自己有敌意。

借鉴图书:《天才在左疯子在右》《看不见的大猩猩》